品牌: |
恒烽达 |
所在地: |
广东 深圳市 |
起订: |
≥1 个 |
供货总量: |
1000 个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
立裁人台: |
669 |
打版公仔: |
489 |
试衣模特: |
369 |
详情介绍
在谈到打破传统男女性刻板形象时,我们无法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男孩风 “Garçonne Look” 、Coco Chanel 设计的第一条女士裤装以及 60 年代倡导男性该如雄孔雀般穿得比女性更绚丽华美的 “孔雀革命” 之间分出个高下。
长期以来,时尚界一直是最能接受性别流动性并扮演着先锋概念传播者角色的群体。如果要推举一位信奉 “性别之于时尚并不重要” 的设计师,Rudolf Gernreich 可能是最先浮现的名字。 Gernreich 一生都在探索男女皆宜的服饰,并试图将这个概念推广到大众。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曾选用两位剃光所有毛发的男女模特穿着完全一样的衣服进行展示,可谓极具实验性。
70 至 80 年代,David Bowie 带着雌雄同体形象与 “Glam Rock” 一起横空出世,几乎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名人 Grace Jones 也凭借雌雄莫辨的外表成为了众多设计师的谬斯。这让人们意识到性别流动性所具有的神奇魅力。
同一时空下地球另一端的东方世界,大概因为和服从结构角度上看本就不太有性别属性,无性别主义也似乎本就流淌在一些日本设计师的血液中。当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在巴黎时装周上展示了单色彩、宽大轮廓并且完全突破性别界限的系列时,他们成为了探索无性别主义的先驱。山本耀司在 1983 年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总是在想,到底是谁决定了男女服装应该有所不同?” 时至今日仍然发人深省。
再后来,无论是 Hedi Slimane 开始使用男装的剪裁样式处理女装系列,还是 90 年代的 Jean Paul Gaultier 频繁让男女模特穿上纱裙同时出现在天桥之上。都进一步开拓了时尚对于性别的包容性。
进入千禧年,很多奢侈老牌和新锐设计师品牌,都纷纷加入无性别主义的传达。比如 KENZO、 JW Anderson、VETEMENTS 这些品牌都已经采取了男女装合并走秀的方式或者倾向于雇佣一些不太具有性别刻板外貌的模特。当天桥上的男男女女都穿着相同版型的外套和风格各异的高跟鞋时,已让人完全无法定义那是 “男装” 还是 “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