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国工匠亟待完善人才机制
作者:山东泰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17-03-27 18:12:32浏览量:14779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高屋建瓴的诠释。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工业报社参与组织策划的大型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在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大国重器》第二季也已于去年年底举行了开机仪式。
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此前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部长王晓峰曾表示,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产业变革,时代呼唤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和一线生产工人。
但一个现实的存在是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仍广泛存在,社会缺少培育尊重劳动、崇尚技术的文化土壤。
记者认为,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当前技能认定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联。
我们知道,八级钳工是以前的钳工划分等级,八级代表着最高级别。“八级钳工的稀缺程度堪比国宝!是神一般的存在。”在一个机械加工论坛里,记者曾看到不少网友对过去八级钳工的评价。确实如此,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参照原苏联办法,把工人技术等级分为八级。而改革开放后,技术等级分为五级,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以前是等级越高越厉害,现在是相反;以前是必须要从初级开始学,现在可以直接报高级,所以,现在高级技师和过去的八级钳工,程度没法比!”
物以稀为贵,这是经济规律。特别在当下,随着各种机床的发展和工业机器人的普及,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有了智能装备的辅助,让企业对职工技能的定位、培养更趋具体化。加之随着技术迭代加快,某项技能今年企业急需,过两年却可能被淘汰或由新工种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想“摘桃子”,没有耐心“育苗”,同时技能从业人员对未来缺少信心。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
记者获悉,在制造业强国,企业是技能培训的主导者。德国职业教育三分之二的投入来自于各大企业。美国、日本近年开展的现代学徒制都是由企业牵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整个技能人才培育体制。